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分类总目录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 2024-02-05

  2022年分类总目录  



论教谈学  

(1-2.4)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蒋有录

(1-2.9)知其师则知其学:多维成绩评定方式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陈保亚 余德江

(3.4)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公平

        ——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实践为例

高 松 李 正 项 聪

(3.11)艺术院校的美育价值追求及实现路径 

蒋 瑛

(4.4)问题驱动  计算落地

        ——记一门新文科课程的初次实践

李晓明

(5.4)当前我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展望 

杨 捷 闫 羽

(6.4)积极迎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科学高效培养人才 

蒋宗礼

(7.4)再论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与实践 

王 尧

(8.4)我对“101计划”的认识与期待

        ——一个以改进为宗旨的实验性项目

李晓明

(9.4)升级大学软件教育 

王怀民 王 涛 毛新军

(10.4)理工衔接 强基致远 培养可堪大任的创新人才

        ——以清华大学行健书院为例 

李俊峰 徐芦平 苏 芃

(10.11)古代文学教学的兴趣激发与语境恢复 

唐定坤 汪 燕

(11.4)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再认识 

戴先中

(12.4)高校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三重维度 

曲建武 张 淼


人才培养模式  

(1-2.15)科教融合和产教协同促进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

吴 飞 吴 超 朱 强

(1-2.2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本硕衔接教育的价值意蕴、内容定位和实施策略

赵 翔 朱显峰

(1-2.26)基于“全健康”理念的兽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饶家辉 李兆辉 刘明远

(1-2.31)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中国计量大学工科试点班为例

毛 成 赵春鱼 李一星

(1-2.39)再论“英语思维”:内涵与应用

吴克炎 许川根

(3.17)高校“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陈文兴

(4.9)面向新时代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吴 健 刘 昊

(4.14)“双碳”目标视角下“四位一体”本科教育模式创新

王如志 崔素萍 聂祚仁

(4.19)历史学本科拔尖人才跨学科培养的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

梁 志 陈书琦 李欣颐

(5.13)聚焦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基点、特质与路径

李贵安 白 玉

(6.8)双服务 四发展 五共同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索与实践

赵 军 刘 微 董方敏

(7.10)以朋辈互助补科研技能短板

       ——清华大学定量俱乐部项目探索

谢 矜 陈思丞 雷渌瑨

(7.15)教学相长:“助教—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苏彦捷 方 方 邵 枫

(7.22)“三耦四融”一体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张 徐 赵 丽

(7.31)我国基础医学“医教协同”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

齐 眉 王 红 刘 娟

(8.7)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及其实践展开

苗连营 郎志恒

(8.15)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的育人图景和实践策略

宫长瑞 张乃亮

(8.21)高等学校开展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张树永 朱亚先

(8.27)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的新型地质学人才培养改革

王宝军 陈 骏 胡文瑄

(8.31)数字经济下“新商科”数智化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孔祥维 王明征 陈 熹

(9.9)论创造性人才培养:系统协同与过程创新

李庆丰

(9.15)开学养正  昭明有融

       ——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郭 鹏

(9.23)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人才数据素养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

方 霞 张 云 赵 平

(10.20)学科交叉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陶金国 谢丽霞

(11.12)以产业为要 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刘国买 姜 哲

(11.17)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全国33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金春华 吕晓敏 王 晖

(11.23)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创新

崔晓静

(12.10)以“基于创新的创业”为核心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吴晓波

(12.15)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谢治菊 张学立


专业与课程建设  

(1-2.46)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与探索

刘 江 章晓庆

(1-2.52)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四年制科创法”教学创新

路朝阳 赵 宁 张志萍

(1-2.58)数字时代网络与数据法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孙 晋

(1-2.63)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

        ——以“农业生态学”为例 

舒迎花 王建武 章家恩

(1-2.69)“挑战性学习”在古代小说鉴赏类通识课中的应用

        ——以“唐宋传奇名篇赏读”课程为例

李艳茹

(1-2.75)区域高校混合式通识课程联盟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混合式精品通识课程联盟为例

陈 磊 沈 扬 周 林

(3.25)试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中“国家意识”的塑造

蒋最敏 李琲琲 徐 珂

(3.31)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数智化升级与教学方法创新

王维国 徐 健 盖 印

(3.37)“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探索

赵庆华

(3.43)校企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胡清华 王国兰 王 鑫

(3.51)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路径

孟子敏 李 莉

(4.25)物流专业教育:智慧物流新模式

霍宝锋 刘伟华

(4.32)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公共使命” 

李洪修 崔亚雪

(4.40)“设教之期即其进学之期”

        ——以本科“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课程为例

刘俐俐

(4.47)数字化转型中的营销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王良燕

(4.54)综合性高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魏殿林 倪旭前

(5.23)对思政课一流课程内涵的几点思考

王林平 崔剑峰

(5.28)大学数据素养类融合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赵 宏 高裴裴 梁 赛

(5.33)对外语专业《国标》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要求的认识与思考

常俊跃 孙有中

(6.14)思政铸魂的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内涵改革

陈后金 李艳凤 陶 丹

(6.19)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改革路径探索

        ——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黄巧云 吕叙杰 石 磊

(6.2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思路探讨

陈志刚 石金晶 奎晓燕

(6.34)本科生跨专业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以浙江大学信息大类为例

周立芳 陈积明 徐 贞

(6.41)“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在逻辑、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

徐 曼 郑宏宇

(6.47)语言学概论“三融教学”的探索

王 倩 张先亮

(6.54)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

佘纲正

(6.60)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段间规律”探寻

陈 磊 徐秦法

(7.39)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设计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洪 玫 严斌宇 余 静

(7.45)论大学通识课“文学与人生”的课程建构

汪树东

(7.51)“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徐 清 韩成龙

(7.60)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通识写作课开课理念与路径

        ——以清华大学“工程师”主题写作课为例

曹柳星

(7.68)论法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要点

徐英军 孔小霞

(8.37)立学育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考古学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盛险峰

(8.43)何以“以学生为中心”?

        ——“刑法学总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

石经海 张梓昂

(8.52)一流音乐学科建设的困境及其超越

何 琪

(8.56)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阎 燕

(8.6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四合三联”创新性教学体系探索

田 苗 陈俊英 王福顺

(8.68)美育全覆盖进程中大学美育的纵向衔接

刘玉清 陈晓曼

(9.28)自然辩证法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刘永谋 伍铭伟

(9.33)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类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

郑展鹏 陈少克 吴郁秋

(9.40)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通识教育

邱靖嘉

(9.46)破解工程教育改革“大规模适用性”难题

黄廷祝 黄 艳 向桂君

(9.52)文化传播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模式构建

魏新俊

(9.56)法理型案例与新型案例教学法

朱 振

(10.28)基于组合式创新的“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变革与实施探索

郑 烨 王艺伟 刘晨光

(10.36)母语迁移的进化成因和转换策略

樊林洲

(10.42)线上教学结合PBL学习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丁振兴 谈媛媛 俞 凤

(10.48)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江世银 张 杰

(11.35)人工智能伦理及其课程教学

古天龙

(11.41)关于将卫生防疫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初步思考

赵 诺 高红兵

(11.48)“双减”政策影响下高师音乐教育应对策略研究

匡勇胜 李元阁

(11.53)基于智能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

孙伟平 夏晨朗

(11.57)新文科背景下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若干问题

于海阔

(12.22)新时代高校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再认识

        ——以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为例

李瑞琴

(12.28)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学习规律与教学应对

刘儒德 洪 伟 杨 一

(12.33)强化迭代设计思维  提升硬件系统能力

秦磊华

(12.37)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及建设

蒋有录 刘 华 刘景东

(12.41)哲学专业课程如何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

        ——以“哲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

江 怡 王航赞

(12.49)“五位一体”应用化学专创融合特色课程的建设

朱爱萍 韩 莹 胡效亚

(12.54)高校英语教学“四美合一”美育体系建构

陈雪贞


教学管理  

(1-2.88)我国混合式教学的运行模式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财经慕课联盟44所高校为对象

李政辉 孙 静

(3.70)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逻辑进路

蒋占峰 刘 宁

(4.60)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曲建武 张晓丹

(4.66)迈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

胡洪彬

(5.43)信息技术与治理双向赋能高校教学

        ——从填平“数字鸿沟”到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侯 君 李千目

(6.71)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探赜

张红伟 张 杰

(6.81)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张友坤 刘有升 陈丽静

(6.87)数字赋能下线下课堂何去何从

郝 强 巩华锋

(7.74)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高校产教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新农科建设为例

董维春 刘 芳 刘晓光

(8.74)地方医学院校新医科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陈晓春 王世鄂 薛昭曦

(9.61)戏剧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改进策略

彭勇文

(10.55)虚拟教研室建设中的“借”与“戒”

王秀梅 马海杰 张一帆

(11.64)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李 蕉 方 霁

(11.7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反思与策略优化

金 石 王璐露 宛 敏


实验与实践教学  

(1-2.81)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龙晓枫 陈 鑫 田志龙

(3.58)从学习规律视角考察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基本属性和课程设计要点

江永亨 任艳频 于 莹 

(3.63)新技术驱动下的文科实验教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涂 俊 冯 欢

(5.38)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

朱华炳 沈 鹏 李小蕴

(6.66)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潘 镇 李金生 王丽萍

(7.81)高校文化艺术人才作用发挥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文教结合战略实施作为切入点

石春轩子

(8.78)新文科视域下实践教育的内涵发展及实施路径

贺小飞 王晓红 孟 宁

(9.67)基于产出导向的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

袁小平 陈 烨 蔡 丽

(10.59)年谱编纂与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

陈昌强

(12.60)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教学创新改革与探索

饶美娟 谢峻林 何 峰


研究•探索  

(1-2.96)德国“双元制”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

        ——合肥学院国际“双元制”教育实践探索

蔡敬民 洪艺敏 李德才

(1-2.102)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与思路

李巧针

(1-2.107)课程育人的历史逻辑、本质属性与教育进路

高树仁 郑 佳 曹茂甲

(1-2.113)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劳动伦理及构建

刘泰洪

(1-2.119)“教”与“学”新兴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启示

武小鹏

(3.77)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陈心想 董书昊

(4.75)知识视角下大学跨学科课程演进及其特点

文 雯 王嵩迪

(4.83)在线论坛发展外语专业学生思辨倾向研究

蔡 静

(4.89)论许国璋对我国外语学科建设的历史贡献

吴 俊

(5.51)协同学理论视角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

祖 强 马 贺 乔宏志

(5.56)论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三个维度

彭南生 赵 娜

(5.6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逻辑理路与方法创新

赵志业 赵延安

(5.69)论国际中文教育的“师范性”

宋 晖

(5.75)京津冀地区新工科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研究

苗俊玲 甄红军 赵永生

(5.83)新媒体时代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 

刘媛元

(6.93)经典教学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压舱石”

陈 怡

(7.88)新工业革命与工科课程改革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工科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李 冲 毛伟伟 孙 晶

(8.83)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数字化教学例外”条款考察与借鉴

蓝纯杰

(8.89)我国专业教育链的双断点现象、致因与弥合思路

张 勇 王珊娜

(9.74)“智慧图书馆”与“未来学习中心”的内涵耦合

        ——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与分析

兰利琼

(9.80)“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韩 峰

(9.86)产教融合成熟度评价及对策研究

        ——结合五省15所高职院校评价结果的分析

朱铁壁 张红霞

(10.64)大学教学文化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向

喻发全 张三元 刘生鹏

(10.69)学生视角下在线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杨继波 孙炜钰

(10.75)音乐师范专业本科生课堂表现的叙事研究

        ——基于拟剧说的视角

肖 艳 贾瑞棋

(10.82)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究

张振东

(11.78)谁在实施一流课程?

        —— 研究型大学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授课教师群体分析

王红雨 方小庆

(11.87)基于ITIAS的翻转课堂教学行为及效果分析

赵 丽 张 慧

(12.67)中国近现代音乐教学法的变革及其当代价值

王坤庆 白 晨

(12.73)论“兴”“观”“群”“怨”在高校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汪 泽


教材建设  

(3.85)认知语境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研究

        ——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张智义 高玉垒

(3.92)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机械设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武宝林

(10.90)OBE理念下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创新开发

刘 军 周俊华

(12.79)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教材建设问题与推进路径

孙 燕 李晓锋


比较与借鉴  

(5.87)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原理、方法与建议

高筱卉 赵炬明

(12.85)国内外高校金融科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

孙 竹 薛淑莲 齐继国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zgdxjxz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分类总目录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